林毅夫中国未来20年仍能实现8增长率
林毅夫:中国未来20年仍能实现8%增长率
2012年9月11日至13日,主题为“塑造未来经济”的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,东方财富网全程图文直播。 前世界银行副总裁兼经济学家、北京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在今天早上表示,中国能在未来20年实现8%的增长率。 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否“可持续”,林毅夫表示,中国已经持续了32年的增长,已经是世界奇迹。“让一个国家有增长,需要有持续的技术创新。对于低收入的国家,在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有优势。中国的阶段就像日本在1951年,新加坡在1967年,台湾1975年,韩国在1977年的情况。” 林毅夫认为,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,在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这4年,中国依然保持高增长率,“中国可以利用良好的潜力,并且帮助其他国家走出危机。” 他主张,要建立全球“马歇尔计划”,即高收入国家里把钱投入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,利用它们的增长潜力,发达国家也能恢复自己的增长。“货币宽松政策已经是发达国家的选择,但这些政策对于投资没有太大作用,风险又高,我们可以采取更新的方式。” 他预计,目前世界经济危机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。“在全球基础领域增加投资以消除发展的瓶颈,并增加就业。在发展中国家,例如非洲、南亚、拉丁美洲,有很多基础设施的瓶颈,这能对发达国家增加出口并解决就业。” 对于中国在2008年以来投入的4万亿的基础设施,林毅夫表示,这帮助中国摆脱了危机,保持了9-10%的增长,“人们担心的是通胀压力,但与过去全球相比仍然很低。中国通胀率去年最高也是4-6%,很多人担心房地产的价格的上涨是4万亿的副作用,但主要不是来自财政的作用。” 他认为,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财政支出,而非信贷支出。“中国的基础设施在过去30年来有更大的改善,但在城市间仍需要。这些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,可以保持优势,可以避免副作用。” 货币政策方面,林毅夫认为,虽然投资需要资金,但不一定要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。“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某些投机活动,对于经济不利。” 对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,林毅夫表示,汇率贬值确实能增加出口,但是一个国家货币贬值如果是出路,对于他的邻居是不利的。“所以,我认为应当通过投资来创造需求。” 以上文字为本网整理,未经嘉宾本人核实。